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

from: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date:2025-11-05

  本网讯(徐强 郑小鱼)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,被可可西里、阿尔金山、罗布泊三大“无人区”环绕,素有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之称。10月31日夜幕降临,在位于茫崖市冷湖镇的戈壁深处,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,一台台巨型风机迎风转动,将高原上的风能化为绿色电能,去点亮万家灯火。

  这璀璨灯火的背后,是三峡建设者扎根戈壁滩、四百多个日夜的拼搏和坚守。他们在高原的戈壁滩,用智慧摸透了风资源底数,在严寒里用毅力攻克了施工难题,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高原上铸造了蔚为壮观的大风车矩阵,为辽阔戈壁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1

▲ 戈壁严寒中,建设者们在铁皮板房里日夜坚守,为风电项目抢出每一分进度。

  

追风者:在无人区“精算每一缕风”

  要让风机最大出力,就要先掌握风的特性。

  三峡上海院风资源工程师唐玉章是最早闯进这片戈壁的“追风者”。他和三峡青海分公司前期团队一起,从距离场址最近的冷湖镇出发,驶上60多公里的“搓板路”。越野车在颠簸中吱呀作响,风沙裹挟碎石不断击打车窗,每一次进场踏勘,对他们而言都是一场体力与意志的考验——两小时的颠簸,紧攥扶手的手臂被震得发麻。

  为了获取精准的风资源数据,在测风塔传回的数据基础上,这群“追风者”扛着仪器设备,翻越一座座沙丘展开实地踏勘。场区平均海拔近3000米,高原缺氧环境下,他们每走十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来,休息片刻才能继续前行。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勘查,团队全面掌握了厂址区域的风资源特性。

  建模计算结合现场实地踏勘,唐玉章敏锐地识别出两大潜在风险:北部峡谷口形成的强湍流区,以及冬季夜间因地表骤冷引发的“负切变”现象——即高度越高、风速反而越低。这两类特殊风况不仅危害风电机组安全,还制约发电效率。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2

▲ 风机在建设者手中一步步竖立,扎根无人区,孕育绿色能源。

  对此,他提出了风机选址优化方案,将北部16个机位整体南移以规避湍流区,并联合厂家优化风机设计、升级叶片材料以应对异常风况。这两项关键调整,不仅能有效保障风机后续的安全性,还将轮毂高度处的平均风速提升了0.13米/秒,使年均发电量提升1.21%。

  天上的风速算准了,地下的“根基”要更牢固。这片戈壁滩地质结构尤为复杂,风积地层松密不均,洪积地层软硬交错,盐渍土与盐岩层溶陷性强,每一种地质结构,都对应着截然不同的风机基础设计方案。

  “‘一机一孔’是风电场工程常见的勘探方式,但在这里行不通。一个风机位区域内的不同部位地质条件不尽相同,部分区域需要通过多个勘探孔才能掌握地质条件。”三峡上海院地质工程师胡朋介绍道。

  为此,勘察项目组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:优先实施风场“地质测绘+一机一孔”方案以确保工程进度,综合研判后再对地质条件复杂的重点机位开展“精准地质测绘+一机多孔”复核工作。

  更密的钻孔,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。为抢在冬季上冻前完成全部勘察工作,在勘探工作的高峰期,胡朋和同事们干脆在戈壁滩上就地扎营。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3

▲ 断壁残垣前的一顶帐篷,就是建设者们的临时驻地。

  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中秋的夜晚。“那晚戈壁的月亮特别圆,特别亮。大家紧握手中的勘探数据清单,一起讨论着第二天的钻探顺序和技术要点,直到深夜。”75个机位,他们最终完成了132个勘探孔,扎实的地质数据为每一台风机筑牢了“地下根基”。

  

破冰者:在极寒里“抢出每一分进度”

  去年冬季,戈壁滩气温骤降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,项目建设迎来最关键的风机基础浇筑环节。低温,对工程质量与进度造成了严峻考验。

  “混凝土一旦受冻,内部结构将遭受不可逆损伤,直接削弱基础承载力,对机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。”项目建设管理负责人、三峡集团青海分公司赵健飞说道,“当地冬季混凝土浇筑几乎没有先例,但工程进度刻不容缓。”

  面对极寒环境与恶劣施工条件的双重挑战,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建设管理团队挺身而出、迎难而上。十几间临建板房,是他们在戈壁上的工作与生活空间。寒冷的冬夜里,他们只能裹紧厚衣棉被,在严寒中勉强入眠。天一亮,他们又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。

  2024年12月31日,项目部组织各专业人员与专家团队论证浇筑方案,讨论一直持续到午夜。当新年的钟声响起,一套适用于极寒环境混凝土保温的施工方案最终确定。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4

▲ 临时搭建的保温棚里,建设者们与严寒赛跑,在紧张的进行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。

  春节复工后的首台风机基础浇筑,成了检验施工方案的第一场“大考”。凌晨五点,夜色尚未褪去,施工现场早已灯火通明。

  “每台风机基础都需要连续浇筑9到12小时。”赵健飞紧盯着现场的测温仪说道,“我们特意将开工时间从常规的上午9点提前至凌晨5点,这样就能赶在日落温度骤降前完成浇筑作业,为混凝土覆盖保温层留出足够时间,避免混凝土受冻。”

  一场和时间赛跑、与温度较量的战役就此打响。在混凝土拌合站,工人用60度温水搅拌混凝土;超两小时的运输途中,罐车裹着工程电热毯;浇筑现场,泵车管道缠绕保温丝,基坑上方搭起保温棚。

  在各环节的紧密配合下,首台风机基础一次浇筑成型。“这套在极端环境下摸索出来的‘组合拳’,不仅确保了项目质量,更形成了一套可以在青海乃至整个‘三北’地区推广的施工经验。”回想验收合格的那天,赵健飞的语气中充满自豪,“75台风机中,有近一半的基础在冬季浇筑完成,正是这些顶着严寒‘抢’出来的基础,为吊装赢得了时间,确保项目如期完成。”

  从极寒条件下的基础浇筑,到百米叶片的长途运输,再到GIS(气体绝缘开关设备)设备的无尘安装——整个建设过程中,现场建设和管理团队用智慧与汗水,将一个个“不可能”变为现实。正是他们在高寒中的每一次坚守,在细节处的每一分执着,最终汇聚成推动项目稳步前行的坚实力量。

  

守护者:把“零缺陷”刻进每颗螺丝

  为打通项目建设与后期运营环节,实现“建管结合、无缝衔接”,今年年初,三峡集团青海分公司茫崖风电项目运行团队提前组建。值班长李杰接到的首项任务,就是远赴主变压器生产厂家,全程驻厂监造——从设备制造源头把控质量。

  从事新能源场站运行工作十余年的李杰,对设备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。他能准确说出铁芯每一层硅钢片的厚度、每一圈导线的材质,深知这些细节背后所关联的运行安全。

  “咚!”一声轻微的碰撞声,让李杰瞬间警觉。那天,他正在主变压器生产车间,盯着铁芯安装——这是变压器的“核心骨架”,一旦变形,运行时就会局部过热,缩短设备寿命。循声望去,他发现吊装中的变压器铁芯与外壳发生了碰撞,留下一处直径约2厘米的凹陷。

  “这瑕疵必须整改,绝不能带着隐患出厂!”李杰立马找到厂家负责人,坚决要求更换新的铁芯。面对厂家提出的修补方案,他寸步不让:“铁芯缝隙不均匀将导致变压器运行期间振动过大、局部过热等问题,主变压器是风电场的最核心部件,哪怕再小的问题,也不能将就。”最终,厂家重新生产了一套铁芯,直到新铁芯检验合格、安装到位,李杰才郑重签下验收单。

  “驻厂监造就是从源头为项目质量‘保驾护航’,确保设备从制造之初就符合标准。我要做的,就是当好设备质检员,把好质量第一关。”李杰这样说道,“从铁芯叠装到出厂试验,每一个关键环节都由我们亲自把关。质量如何,我们心里有底。”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5

▲ 运行团队正在检查送出线路铁塔基础安装情况,用严谨守护设备安全。

  如今,升压站内两台由李杰全程监造的主变压器已投入运行,发出平稳的嗡鸣。

  今年6月,项目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。已经回到建设现场的李杰和同事们拿着《消缺记录表》,每天在风机、升压站和30公里长的集电线路间往来穿梭。“小到一个垫片的朝向,大到全站联调,只要不符合规范,就记下来,当天整改。”

  有一次,他们发现1号集电线路的一处电缆接头绝缘层有细微破损。虽然厂家说“缠上绝缘胶带就行”,但李杰坚持要求重新做接头:“这里海拔高、温差大,绝缘层破损将大大增加电缆头击穿的风险,必须彻底整改。”那天,他们陪着工人一直忙到半夜,直到新的接头做好,检测合格才离开现场。

  截至并网前,李杰和同事们累计查出五六百条缺陷,小到螺丝松动,大到设备参数偏差,全被一一清零。

  并网当天,升压站控制室内的显示器上,电流、电压、功率等数值稳定跳动。正是这份对细节的不松懈,成功实现项目核心设备“零缺陷”投运的目标。

在“中国最孤独的城市”追风——三峡青海海西州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纪实-6

▲ 戈壁深处,升压站、风电机组和外送线路星罗棋布。本文摄影:徐强 卿杰 胡朋

  如今,随着75台风机的平稳运转,项目每年将输送约10亿千瓦时绿电,为填补青海电力系统夜间负荷缺口注入强劲动能。项目形成的高海拔条件下建设技术体系与管理经验,更是为“沙戈荒”新能源基地开发探索出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三峡样本”。

  编辑:杨思恒 任贤 卢西奥

Contact Us

Tel:+86-25-84152563

Fax:+86-25-52146294

Email:export@hbtianrui.com

Address:Head Office: No.8 Chuangye Avenue,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, Tianmen City, Hubei Province, China (Zip Code: 431700) Nanjing Office: Room 201-301, Building K10,15 Wanshou Road,Nanjing Area, China (Jiangsu) Pilot Free Trade Zone,Jiangsu Province,China (Zip Code:211899)

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.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!